大家好,今天超级星座网小编给大家分享「在传承中发展的文化“北京曲剧”」的知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收藏本站或分享给你的好友们哟~,现在开始吧!
北京的曲剧是唯一一个在北京这块土地上诞生的北京地方戏曲的剧中。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五十年代初,北京曲剧的表演程式没有严格的行当之分。那么,大家对于北京的曲剧文化了解还是不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曲剧的发展
北京曲剧是汉族传统戏曲之一,他是以北京流行的曲艺单弦牌子曲为主发展而成,初名“曲艺剧”,1952年始正式定名为“曲剧”。单弦牌子曲也称“八角鼓”,是采用牌子曲联缀体,三弦伴奏,八角鼓击节演唱故事的一种说唱艺术,曲调丰富,形式多样。它的主要曲调有〔太平年〕、〔云苏调〕、〔罗江怨〕、〔南城调〕、〔剪靛花〕、〔湖广调〕、〔南锣北鼓〕、〔数唱〕等,大都出自民间小曲,有的擅长抒情,有的适合叙事,成为曲剧选用唱腔曲调和改编创造新唱腔曲调的主要来源。
单弦的演唱形式,有单唱、对口唱(拆唱)、群唱和彩唱。其中拆唱、彩唱等已发展为装扮角色的简单表演。北京曲剧在逐步向舞台表演艺术过渡时,曾吸收和借鉴戏曲、话剧等形式,作为创造曲剧的基础。1950年,北京曲艺演员,开始尝试演出现代生活剧目。1951年夏至1952年初,北京曲艺团选用单弦牌子曲,并吸收大鼓、琴书的唱腔,排练和演出作家老舍编写的现代戏《柳树井》,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北京曲剧的艺术特色
北京曲剧以擅演“清装戏”和“现代戏”而着称,风格新颖,表演朴实,演唱清晰易懂,生活气息浓郁。唱腔以单弦牌子曲为主兼收北方鼓曲和民间说唱因而韵味独具。曲剧演员来自曲艺演员,他们发挥曲艺演唱、念白方面行腔圆润、吐字清楚、以声情感人的优势,注意从生活和人物出发,学习运用戏曲的表演身段、动作,在扩大丰富剧目的同时,涌现出第一批北京曲剧的名演员魏喜奎、孙砚琴、李宝岩、佟大方等。
许多编导、音乐、舞美方面的专家投身于曲剧艺术的创作,建立导演体制。在伴奏音乐上除三弦外,逐步采用中、西管弦乐器和打击乐,以丰富其表现力;在舞台美术上布景、服饰、灯光等的设计和运用也逐渐完备。30年来,北京曲剧在剧目创作、改编以及舞台艺术发展方面卓有成就,并培养了一批新的青年演员。
2012年下半年,北京市曲剧团转制成立北京曲剧艺术中心后创排了首部大戏——以大学生村官为题材的现代戏《“乡”约青春》,全剧时尚与传统融合,令观众耳目一新。事实上,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正是北京曲剧保持活力的重要原因。从北京曲剧60年所创排的剧目来看,题材以清代、近代和现代的北京题材为主,唱腔和道白具有浓郁的北京味儿,表演脱离传统戏曲的程式化禁锢,特别贴近生活和现实,这种紧跟时代的艺术风格势必将越来越深得观众青睐!
您可能也喜欢:
【城市文化】黑龙江文化知识大全
【城市文化】福建特色文化知识大全
【城市文化】北京历史文化知识大全
中国四大名绣之湖南湘绣文化
以上就是关于「在传承中发展的文化“北京曲剧”」的全部内容,本文讲解到这里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